睾丸表皮样囊肿是一种少见的良性睾丸病变,以20~29岁多见,多无临床症状,很多是在婚检时发现,少数有轻微睾丸疼痛,多为单侧单发,双侧少见。病理表现为充满角化物并内衬成熟鳞状上皮的一种类实性病变,尽管组织发生尚存争议,但是目前一致认为睾丸表皮样囊肿为良性且无恶变倾向,与睾丸畸胎瘤不同,本病仅需肿块剜除术,无需根治性睾丸切除术,因此,本病的术前准确诊断对于治疗方法的正确选择极为重要。
超声表现:虽然名称叫囊肿,但是超声图像却表现为实性,其表现因组织成熟程度不同以及囊内角质含量的多少而多种多样,一般表现为睾丸内边界清、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CDFI:内部无血流。
超声表现可分为5类:
(1)“洋葱皮”型,强弱回声交替排列呈“洋葱皮样”;
(2)“裂隙”型:内回声不均匀,可见裂隙样无回声、点线状强回声;
(3)“蛋壳样”钙化型,肿块中央回声低,周边呈环行强回声;
(4)混合型:肿块形态欠规则,呈中低回声,内见散在不规则点状或斑片状强回声;
(5)致密钙化型:超声表现为弧形强回声伴后方声影,无明显的肿块结构。
其中前三型可作为睾丸表皮样囊肿的特异性超声表现;混合型容易误诊为睾丸肿瘤;致密钙化型需要与钙化灶、自发消退性肿瘤鉴别。
“洋葱皮”型
“裂隙”型:可见裂隙样无回声、点状强回声,注意不要把快闪伪像当成血流信号。
“蛋壳样”钙化型:中央回声低,周边呈环行强回声
致密钙化型:仅见弧形强回声后伴声影,无明显的肿块结构。
混合型:容易误诊为睾丸肿瘤
欢迎阅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