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铁成,刘桂才,程菲,陈辉,周永强,医院麻醉科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患者,女性,72岁。主诉:面颈部肿胀疼痛5d,伴呼吸困难1d。现病史:双侧腮腺咬肌区、颌下区、颏下区、颈前区肿胀明显,凹陷性水肿,压痛明显伴重度张口受限,气管切开。
实验室与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7.66×/L,Plt×/L;心肌标志物:TnI0.05ng/ml,NT-proBNPpg/ml;C反应蛋白>.0mg/L;血气分析:pH值7.47,PaOmmHg(1mmHg=0.kPa),PaCOmmHg;胸部CT:双肺间质性肺炎,双侧胸腔积液,左室系统增大;心脏超声:EF值:45%,肺动脉压74mmHg,主动脉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反流(中量),三尖瓣反流(中量)。诊断: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脓*症。治疗计划:颌面部脓肿切开引流。
1.2治疗过程
患者入室连接心电监护,SpO%,HR次/min,血压/50mmHg。连接气切套管,确认套管位置。静脉给予依托咪酯10mg,芬太尼0.05mg,咪达唑仑2mg,纯氧吸入,保留自主呼吸辅助通气。患者血压降至80/43mmHg,静脉静推去氧肾上腺素40μg,血压升至/50mmHg。以七氟醚持续吸入为主,辅助瑞芬太尼泵注维持麻醉深度。术中行动脉血气分析,指导辅助呼吸及膨肺,静脉持续泵注去氧肾上腺素维持血压。术中脓肿切开清理坏死组织,共引流脓液约80ml。手术历时1h15min,输注醋酸钠林格氏液ml,出血30ml。
手术结束患者呼之能应,自主呼吸恢复,呼吸动度佳。脱氧后1min,SpO2降至85%~90%,纯氧吸入,查血气:pH7.48,PaOmmHg,PaCOmmHg。带管吸氧返病房ICU,呼吸机辅助通气,辅以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患者于术后2d撤除呼吸机,术后10d肿胀消退拔除气管套管,术后13d出院。
2.讨论
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也称蜂窝织炎,牙源性是成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主要病因。常伴呼吸道梗阻,可表现出全身感染、中*症状,发展为脓*症,使得并发症多,死亡率高,约50%的严重脓*症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肌抑制,病死率高达70%~90%。颌面部特殊解剖结构及潜在间隙的存在,常使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成为临床上一类起病急、发展快、治疗棘手的感染性疾患。该患者高龄,并发冠心病、扩张型心肌病等多系统性疾病,围术期围术期死亡概率增加,根据Goldman心脏风险指数评分,该患者为3级,心脏并发症为11%,死亡率>2%。如何建立气道,及有效抑制应激反应与维持氧供需平衡是该类患者麻醉管理的重点。
麻醉诱导期避免血流动力学剧烈波动,维持氧供需平衡是首要原则。考虑颌面部肿胀明显,意识昏睡、颈部受压明显,故术前行气管切开;I型呼衰患者,正压通气可能加重肺部损伤,故选择术中手控辅助通气;依托咪酯具有良好的血流动力学特征,辅助小剂量咪达唑仑及芬太尼是合并脓*症休克的冠心病患者理想的诱导药物;吸入与静脉麻醉对预防心肌缺血及梗塞发生率无显著差异,应用阿片类药物复合小剂量静脉或吸入全麻药维持;术后积极处理原发疾病,营养支持,合理的呼吸管理,对患者预后有所帮助。
早期有效的液体复苏对于稳定脓*症诱发的组织低灌注或脓*性休克来说至关重要。在开始的3h内,给与至少30ml/kg的晶体液,并需反复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指导液体使用。初始目标平均动脉压为65mmHg,去甲肾上腺素为首选血管活性药物;顽固性低血压可选用血管加压素(最大剂量0.03U/min)。
脓*症或者脓*性休克后1h内尽快启动静脉抗生素使用,确认微生物并且药敏结果明确后,将抗生素换为窄谱,针对性用药。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早期启动肠内营养;耐受较差者,前7d使用静脉葡萄糖结合可耐受的肠内营养,并复合肠外营养支持。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是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感染之一,尽早干预防止脓*症的发生对患者预后有积极的作用。针对此类急重症患者,脓肿形成后早期行广泛地切开引流,防止扩散是治疗的重点之一。术前应尽早补充血容量并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充分评估气道情况做出麻醉诱导插管方案,尽可能调整全身情况以耐受手术,减轻术中术后并发症;麻醉诱导时提前准备好各种操作用物及抢救药品;术中保证呼吸循环稳定,维持内环境稳态;术后根据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酌情带管或行气管切开;回病房后予以积极监测及全身抗感染及营养支持治疗。
来源:张铁成,刘桂才,程菲,陈辉,周永强.1例老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合并脓*症麻醉管理以及治疗体会[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03):-.
声明:本平台刊载文章仅代表作者其个人观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文章来源于网络,欢迎投稿,如涉及文章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删除。
喜欢的亲们,欢迎点赞分享到朋友圈!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