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旁间隙肿瘤约占头颈部肿瘤的0.5%,其中良性肿瘤占80%,最常见的是涎腺肿瘤,其次是神经源性肿瘤。咽旁间隙呈倒锥形,上起侧颅底,下至舌骨。内侧壁为咽侧壁,外侧壁为腮腺深叶、翼内外肌,后壁为脊椎前肌肉及椎前筋膜。咽旁间隙内发生的肿瘤以手术切除治疗为主,由于该间隙内含重要血管、神经,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临床上肿瘤处理较棘手。近日,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团队成功为一名罹患咽旁间隙巨大肿瘤的年轻患者实施了病变切除术。
患者男,19岁,因“发现颌后区肿物6个月”入院。经病史询问及专科查体初步判断肿物位置深,并向咽腔膨隆。遂行增强MRI检查,确定肿物系上达颅底骨板,下至下颌骨下缘平面的巨大咽旁间隙肿瘤,位于腮腺深叶深面,瘤体最大直径近8cm。
面对检查结果,患者和家属忧心忡忡,毕竟患者还很年轻,过大的手术创伤和术后遗留的明显并发症显然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患者和家属的担忧不无道理。该肿瘤位置深,体积又巨大,有软硬组织阻挡,本身获得充足的手术视野将肿瘤暴露取出就比较困难。加之腮腺内有面神经穿行、咽旁间隙深部有IX-XII对脑神经和颈内动静脉以及颈交感干,这些重要解剖结构的损伤,将会造成面瘫、呛咳、声嘶、吞咽困难等神经症状,影响患者的外貌和生活质量;而重要血管的损伤,可能导致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严重者危及患者生命。
面对难题,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医生没有退缩。结合患者影像资料,团队成员们对患者病情进行了充分的术前评估和讨论,制定了适合该患者的最佳手术方案。经过患者及家属的知情同意之后,手术按时进行。手术采用颈-腮腺切口入路,在充分暴露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将传统切口长度尽可能缩短。团队医师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技术及细致的解剖暴露,妥善保护面神经等相关神经血管后,历时2个多小时,将肿瘤顺利完整切除。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此范围的肿瘤,经典方法需截开下颌骨,取出肿瘤后要再将截断的下颌骨固定。该方法虽然手术视野更好,但会明显增加手术创伤,且会出现永久性的唇麻木并可能出现骨愈合不良,从而影响患者咬合功能。考虑到患者年龄和日后生活质量,科室团队人员并没有截断下颌骨,而是采用周围软组织松解扩展暴露,从而保留了下颌骨的完整性。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面部的美观和功能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本次咽旁间隙巨大肿瘤手术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科室相关业务技术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供稿:医院
编辑:刘亚汝
校稿:赵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