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人都有过牙痛难耐的时候,但又有多少人会选择去看牙医呢?大家不愿意去看牙医,一方面原因是因为对牙齿健康方面知识的缺失,一方面是对拔牙的恐惧。但牙疼终究是病,不能一直拖着不去治疗。今天阿虎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些知识,让我们不再恐惧拔牙!
在很多国家,看牙医已经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牙齿健康的人也会定时前往口腔科对牙齿进行清洁预防。因此,大家不要排斥牙医,牙齿也是我们身体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需要时时刻刻保护它的健康。
牙齿疾病有牙体疾病和牙髓疾病两种。
牙体疾病主要包括龋齿、牙体缺损,而牙髓疾病主要包括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当我们的牙体疾病发生的时候,主要通过充填的方法,通俗来说就是通过补牙的方法来得了治疗,而牙髓疾病主要通过根管治疗来得到治愈。
补牙
为什么要补牙?如果患了蛀牙(龋病)就应尽可能地早修补,因为龋洞经过修补后可以阻止龋病病变的发展,及早恢复牙齿的功能,保持牙列的完整。
若不进行及时治疗,病变就会越来越大,从浅龋发展到深龋,对冷热酸甜等食物刺激敏感;当损伤到达牙髓,引起牙髓炎,此时牙痛会十分严重;当病变再进一步发展,会引起根尖炎、根尖周脓肿,甚至颌骨骨髓炎,牙齿脱落缺失。牙齿的龋坏、缺失,会影响咀嚼,加重胃肠负担,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补牙一般是要经过五个步骤,包括窝洞制备、消毒、填充补牙材料、磨光或抛光和清除残渣。
根管治疗术
一般来讲,对于那些牙髓炎,牙髓坏死,各种类型的根尖周炎都适于作根管治疗。尤其对于残冠残根牙,修复科需要进行桩冠修复的,根管治疗术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当牙髓坏死时根管治疗术可以挽救这颗牙齿。治疗得越早,疼痛、麻烦和费用就会越少。还有,很多人以为根管治疗术很痛,这其实是误会:根管治疗术很少带来不适。
根管治疗术通常包括三个基本步骤:根管预备、根管消毒、根管充填。
接下来就是很多人担心的疼痛感。在进行治疗之前,牙医都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
口腔局部麻醉能够达到局部无痛的效果,即除痛觉消失外,其他感觉如触压、温度觉仍存在;病人仍保持清醒的意识,因此,在牙科手术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拔牙时的麻醉方法有哪些呢?
表面麻醉;浸润麻醉;阻滞麻醉。
表面麻醉
表面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涂布或喷雾于皮肤或粘膜表面,使末梢神经麻痹,达到痛觉消失。
临床上主要用于表浅的粘膜下脓肿切开引流,松动的乳牙或恒牙拔除,舌根、软腭或咽部检查,以及气管内插管前的粘膜表面麻醉。一般可用1%丁卡因作表面麻醉。
浸润麻醉
浸润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于组织内,以阻断用药部位神经末梢的传导,产生镇痛的麻醉效果。
临床上适用于口腔领面部软组织范围内的手术以及牙、牙槽突的手术。一般采用5号注射针头和5号注射器。常用药物为0.25%-0.5%的利多卡因或0.5%-1%的普鲁卡因。
阻滞麻醉
阻滞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物注射到神经干或主要分支周围,以阻断神经末梢传入的刺激,使该神经分布区域产生麻醉效果。
临床上适用于麻醉比较广泛的区域,可以避免多次注射带来的疼痛。使用药物剂量小,麻醉效果完全,麻醉作用深,维持时间长。由于可以远离病变部位进行注射,对整形手术和感染病例尤为适用。
在了解了拔牙的过程以及麻醉方式之后,这些在拔牙之前的注意事项阿虎小编必须要给大家强调!
拔牙不是小事,拔牙前如果隐瞒既往病史,或者自身状况,则会威胁到健康。在不得不拔牙时,哪些病史需要主动坦白,应该提前了解。
经期、孕期
首先要主动说明近期的身体状况,比如说女性是否处于经期、妊娠期等。如果是在月经期间或者月经刚刚结束就拔牙,拔牙后出血量则会增多,伤口愈合也很慢,加上经期抵抗力低,也无法阻挡细菌。如果是在妊娠期的前3个月,最好不要拔牙,以免影响胎儿,实在有拔牙需求的,可在孕后3到6个月之间进行。
高血压
拔牙毕竟是有创操作,很可能会导致病人的紧张,所以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一定要慎重。血压升高后,经过拔牙的刺激,会使出血量增高,特别是血压已经属于三级高压,或者低压超过了毫米汞柱时,千万不要拔牙,应该将血压先行稳控住了,再开始拔牙。
至于其他的血管问题,不是每一种都不能拔牙的,需要咨询医师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免疫力
由于拔牙后会有伤口存在,口腔内的细菌又很多,将会增加细菌进入的可能。比如甲状腺能力亢进,脏腑功能欠缺,血糖高的人,就需要在治疗前说明具体情况,以便医生判断是否能拔牙,或者拔牙时要注意什么。
凝血不好
凝血能力不是很好的人,在拔牙前要想清楚。凝血能力不好,意味着拔牙后,血液将无法及时凝固会频繁出血,拔牙之前就需要事先告知。
口腔溃疡
如果嘴里总是有溃疡,反复发生不见好,就不能盲目拔牙,而是要事先做个检查,才能确定是否可以拔牙。
另外,一些突然间发作的牙疼,也不能着急拔,而要把已经有的炎症消除了,然后再拔,以免使得炎症恢复更难。